2016-11-22 上午 01:09
Research Department
很多書籍説:長期持有股票就能賺錢。事實上這種理論已不合時,因為現今是科技時代,什麼都轉變得非常快速,週期極短。原本很好的公司,一夜之間可以大逆轉,原因是全球貿易自由化,世界級的競爭對手多了,高人多了,隨時會出現另一個世界冠軍把自己打敗。
所以投資股票是否賺錢,是在於你懂得把握賣出的時機。投資者很多時候有賺不賺,錯失良機,變成蝕本,而且迫不得已做個死抱不放的長線投資者。
很多時候,蝕本的股票需要當機立斷賣出。例如某股票的實際狀況不如原先所想那麼美好,或公司發生變化,與當初的經營情況不符,這時候就應該賣出股票。
好果能夠忍受短期損失而賣出,遭受的損失,應該會低於長期持有。況且賣出股票的資金,可以用於轉換投資合適的股票,換馬更有希望獲利。
長期持有死抱不放,期望將來可以打平手的想法,是相當危險的。投資者要訓練自己能夠控制情緒,當機立斷,認輸賣出。
當手上持有股票,就要提高警覺,須密切注意該公司相關事情的發展。懶不得,這是十分重要的。

美國如果黑馬勝,就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,美國的入口貨品要貴了,美國的出口品,別國也會抽重稅了,最後,損失最大者是美國人民。
世界經濟不會因一人而動搖的,況且影響世界經濟的是中國。誰人當總統,美國仍然是美國,仍然是資本主義,以錢為上,股市過度下跌是不合理的。
我仍然預測:女人必勝

香港特區政府上週再出地産辣招,稅收提高至15%,用提高成本去減少需求的方法,來壓制樓價,只能說是短暫的效果,因為當市民更有錢的時候,15%只是小成本了。這也是說明為何每次出辣招後,過一段時間,樓價又上升。
真正要解決問題,是要增加房屋供應,要增加房屋供應,就必須增加土地供應,可惜香港特區政府經常無能為力,因為香港有些人,為了政治目的,故意阻撓土地供應。
目前香港特區政府唯一可做的就是放寬建築比率,例如過去住宅限制在5倍,寫字樓卻是15倍,現在可以住宅比率是15倍,以獎勵方式給市場,市場就會拆舊樓,大興土木重建。房屋是產品,用市場調節的力量,增加房屋供應,是最有效的。
香港的建屋限制,會引起貧富懸殊,樓價越來越貴,租金愈來愈高,有屋者越來越富,無屋者越來越窮,造成社會不和諧。
美國哈佛大學一項研究發現,在80年代前,富有州分的大城市建屋限制較少,可供應大量廉價房予外來的工人,吸納勞動力。但自80年代起,各地建屋及規劃限制愈來愈多,導致樓宇供應減少,租金及樓價上升,減少了貧窮州分低技術人員流向大城市的機會,最終貧窮州與富有州間的貧富懸殊不斷擴大。
股市會個別發展。目前不宜持有地產股,對香港樓價來說,加息比加辣更有殺傷力,所以要密切留意加息的動向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