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潤證券 網誌 Blog

客亦友、友亦客,客客友友何其多

選項

美債泛濫

特朗普上任三年半,已發國債5.1萬億美元,加上本年三月宣佈2.2萬億美元救市,共發7.3萬億美元國債,成為發債最多的一任總統。

今年5月5日止,美國國債已突破25萬億美元。今年4月,美國財政支出9,800億美元,收入2,400億美元,赤字7,400億美元要靠發國債。

去年美國支付國債的利息是5,746億美元,即是每天要支付利息16億美元。 美國債台高建,美元泛濫已成趨勢,通脹無可避免。美國債券會下瀉,美匯會下跌。

香港股市在便宜水平,留意黄金股,消費股。

 

三埸戰爭展示能力

曾經發生三場戰爭,使世界認識到,在涉及國家安全的問題上,中國決不會退讓。

(一)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,中國警告美國不可以超越三八界線,當年10月3日周恩來說︰『韓軍過線不管,美軍過線要管。 』,10月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不相信中國會出兵,下令44萬美軍越過三八線,直撲平壤。 10月8日中國出兵迎戰,美國節節敗退,退回三八線,中國軍隊才停止進攻。從此,朝韓雙方相安無事至今。

(二) 1962年6月印度入侵中國邊境,印度尼赫魯宣稱要將中國人趕出邊境區。 10月14日中國出兵發動攻擊。 11月3日美國總統甘迺迪向印度提供武器彈藥,通訊裝備及大型運輸機。 11月21日中國軍隊重擊印軍,攻至主張的界線後宣佈停火,並且將已投降的印軍及繳獲的武器等物資交還印度。

(三) 1978年越南與蘇聯簽訂<蘇越友好合作條約>。 1979年越南入侵柬埔寨及襲擾中國邊境。當年2月17日中國宣佈懲罰性出兵攻打越南境內,鄧小平說︰『小朋友不聽話,該打打屁股了。 』3月4日中國軍隊攻佔迷邁山,3月5日攻佔下瑯,一個月之內,共攻佔了20多個城市。蘇聯不敢動。中國宣佈已達到懲罰作戰目的,開始撤軍。在撤軍路途上,沿途炸毀越南的所有基礎設施後才撤出越南。從此再無邊患。

歷史向世界展示,曾經歷盡苦難的中華民族保護國家安全的超強能力。

股市最壞的時刻已過去,留意軍工股,教育股。

 

投資要考慮兩個『前景』

投資前必须考慮兩個『前景』。

第一個是該地區有沒有前景。

第二個是該公司有沒有前景。

預測前景是投資成敗的關鍵。成功的投資者,對歷史進程有敏銳的感覺,看出局勢發展的趨向,同時,有堅定的意志。

 

 

當世界不平衡,強國帶來機會,弱國帶來危險

國安法引起以下幾個問題︰

(一) 美國要制裁香港貿易?去年美國的雙邊商品貿易的最大順差是來自香港,即是說美國在香港賺錢最多,每年近三千億港元。如果香港報服,美國吃大亏。

(二) 制裁某些人去美國?現今很多國家已繁榮先進起來,美國已不是唯一選擇。我很多朋友的子女在有工作前,退出美國籍。一年前,我有朋友準備移民美國,但是現在選擇了去泰國。

(三) 香港反制裁?港元如果與美元脫釣,香港政府就會沽出美元。如果香港反制,美國在香港的銀行業,證券業(認股證發行商等),保險業,轉口業都會受到衝擊。另外,澳門賭牌即將到期,如果澳門不與美國財團續約,是美國人不願承受的巨大損失。

有市場,才有財富。從前,英國為了中國的鴉片市場,攻打中國,威逼開放市場。美國在中英鴉片戰爭十三年後,1853年7月,派四艘軍艦,闖入日本港,要求『通商』,否則動武,日本被逼簽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<神奈川條約>開放港口。1855年,俄國強逼日本簽訂<下田條約>強逼開放口岸。一切都為了市場。

當世界出現不平衡,强國带來機會,弱國带來危險。強國需要的是市場,因此,沒有一個國家願意失去中國的大市場。美國是强國,中國不是弱國,美國對中國無論發起冷戰或熱戰,中國都巳經作好準備。

全世界股市都回升,因為疫情已過去,經濟將復甦。

現在香港股市是在非常便宜水平,『別人恐懼我貪婪』,是考驗你的信心和勇氣。

留意消費股。

 

『侵略是利多於弊』的觀念來歷源於日本軍方

為什麼會有『侵略是利多於弊』這種觀念呢?香港中學文憑歷史科試題『1900年至1945年間,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』這種觀念是有來源的。

上星期我發現此思想的來源。原來這種觀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,日本侵略中國的時候,日本政府灌輸給日本軍人的思想。

我在上星期閱讀The Rape of Nanking 這本著作的時候發現的,在第219頁,“ the Japanese military to take the next step -----adopting the belief that the war , even the violence that came with it, would ultimately benefit not only Japan but its victims as well.“。 當時,日本政府讓軍人接受一個信念︰『戰爭施暴力,最終不單單日本有利,對受害者也有利。』,它創造『大東亞共榮圈』的信念去侵略。

提出此歷史試題者,他極可能已被此侵略思想感化。這本名著 The Rape of Nanking, 有中文譯本,值得閱讀。 現在的中國,是受世界敬重的,用數拾年時間令世人另眼相看。

投資中資股,是值得的。

 

十三年裡,股價升50倍

2018年,美國發起貿易戰,股市下跌。2019年,新冠病毒出現,股民恐慌拋售股票。上週五,香港引入國安法消息使香港股市大跌。

歷史的價值,在於它有教育功用,有人會得益,有人卻未能吸收其中奧秒。

1981年,香港回歸問題,香港出現移民潮,人才及資金外流,股和樓由高位下跌,股價跌六成,樓價跌五成。 1984年<中英聯合聲明>簽署後,十三年裡,股價升50倍,樓價升10倍。

今天的國安法,會影響香港深遠嗎?

在科學領域中,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,是比較注重研究失敗,但是在股票投資界,一般投資者卻未能在失敗經歷中獲益,例如經常在跌市恐慌中沽出股票,而不是搶佔先機。

各種行業裡,總會有些領域不是自己完全了解的,如果自己不能完成任務的,可以設法取得別人的幫助。這種成功取得別人的幫助,也是一種力量,是一種智慧。

 

 

十六年前已想閱讀的書

十六年前,我已聴聞美國作家Iris Chang的著作非常暢銷,好評如潮,但是當時我沒有時間去閱讀她的書。

上星期香港文憑試歷史科試題問考生『是否同意1900年至1945年間,日本為中國帶來利多於弊』,這試題引起風波,香港教育局立即調查提出試題的機制。

這事件引起我對日本侵華歷史的興趣,我在香港圖書館借了一本她的著作,The Rape of Naking,我花了一天時間,一口氣讀完。她的文筆細緻,敍述動人的故事,引人入勝,是一部謹慎細心的著作,作者曾任美聯社記者,她的父母都是美國大學教授;愛好英國語文的人​​,不妨一讀,對增進英文水平,極有幫助。

目前,全球疫情已緩和,各國政府將為國民就業而努力,全球經濟都會復甦,中國會是經濟最先復甦的國家。 近期股價由低已回升了二成,出現調整是正常的。

 

 

沒有尿兜的公廁

去年,香港斥資6億元翻新240個公厠,香港厠所協會副主席熊志權表示要加強通風,牆身保養和栽種植物,清潔工作等等,他的方法根本沒有效果。

上週中文大學一份調查顯示,香港公厠臭氣熏天及地面濕滑,八成受訪者認為是使用者缺乏公德心,其次佔六成四人認為是清潔工人手不足或清潔次數太少。 事實上,重點不在這方面,主要是香港公厠設計全部已落後,花錢装修,没有創新,表面功夫,收不到效果。

你知道嗎?深圳的公厠沒有異味,清潔衛生,因為它們已廢除尿兜,改用不锈鋼設計。 香港的所謂厠所專家,只懂翻新,沒有改良,沒有創意。

我建議,往後香港公共設施有什麼要改良,先請那些高官貴人去深圳參觀﹑去取經,多多學習創新設計,做有效果的事情,不要做井底之蛙,閉門造車,浪費公帑。

香港股市是穩健的,航空股及酒店股是偏低的。

 

極速救基層失業者方法

香港政府宣佈封關及入境者要隔離十四天,此措施令香港的經濟損失太巨大了。

香港每年來港內地旅客有五千萬人,旅遊消費三千億元,隔離十四天的政策,使香港人塘水滾塘魚,失業人數急升,尤其是基層居民,要依賴儲蓄過活,吃老本能吃多久呢?

事實上,香港對內地旅客入境十四天隔離措施應該立即除消,因為國內防疫成績比香港更佳,特首林鄭公佈,自二月八日至今香港對內地來港的人發出十萬張檢疫令,無一人確診。

在深圳成立的香港大學醫院每天為深圳二千人檢測病毒,一直是零確診,深圳自二月十五日開始,至今是零本地案例。 近七十年來,香港由病毒引起的疫症有五次,1946年天花疫情死530人,1967年麻疹疫情死878人 , 2003年沙士疫情死299人 , 2009年豬流感疫情死60人。

 

現在的新冠肺炎疫情死亡只有4人,死亡率如比低,是因為香港人衛生知識進步了,已懂得自我保護,所以此疫情在香港只是小雞,殺雞用牛刀,成本太大了。

昨天泰國已宣佈香港及內地人入境可免十四天隔離的規定。德國已放寬對法國、瑞士、奧地利、盧森堡入境限制,並且在數日內對丹麥、波蘭、捷克完全開放,容許人民自由流動。意大利由下月3日起解除出入境限制,人民可以自由流動。

香港今天是時候行動了,香港政府應該立即除消內地人入境隔離十四天的規定,也可以先開放大灣區,至於限聚令可以保留,這是香港經濟起死回生的唯一方法。

香港股市個別發展,留意:科網股。

 

 

 

 

要成為股市英雄

有些人買了一堆股票,虧本了,就放著,聽天由命,希望有一天回升見家鄉,他們不去尋找改變這不好事件的方法。另一些人,不怕犧牲,充滿了行動,這是股市英雄。

商埸是現實的,各行各業充滿荊棘,虎視眈眈,生意好的行業,立即有人進入搶飯碗。能夠不斷進步的企業,就繼續領前。

投資者的工作,就是找出這種企業,尋找在困難時期,甚至疫情時期,仍然能夠獲利的企業,這種股票,不會與恆生指數隨波逐流。

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,在美國上市的中資股,陸續來香港上市,香港股市,極有前途。股市有波動,有困難就有回報。

沽出美國股,避免地產股,換入中資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