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保障性住房建設加速 助力實現「住有所居」願景

2025-03-13

2024年,中國住房政策進一步強化民生保障功能,推動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建設。國家推出多項利好政策,包括「住房租賃金融17條」、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等,顯著提升保障性住房建設進度。年內,全國共開工建設和籌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、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公租房等180萬套(間),滿足更多群體的住房需求。

各地保障房項目以多元形式落地,如河南鄭州首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交付入住,深圳保障性租賃住房租金僅為市場價的60%,杭州推出1萬餘套藍領公寓,最低租金僅5元/人/天。這些措施有效緩解了新市民、青年人和農民工等群體的住房壓力,助力實現「住有所居」的目標。

在保障房建設中,各地注重提升住房品質,打造綠色、智能、舒適的居住環境。例如,北京朝陽區的燕保·百灣家園被譽為「最美公租房」,廈門翔安區的洋唐居住區則按照綠色建築標準建設,獲評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。這些項目不僅滿足基本居住需求,還通過優化空間布局、提升社區服務,為居民創造高品質生活環境。

為應對住房需求增長,各地積極盤活存量資源,將閒置商品房轉化為保障性住房。例如,廣州將廢棄庫房改造為青年社區,北京將老廠房轉型為宿舍型保障性租賃住房。此外,多地加快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,並結合城市更新、城中村改造等項目,拓寬保障房籌集渠道。這些創新舉措不僅提升了資源利用效率,也為保障房建設提供了可持續發展路徑。

總體來看,中國正通過政策支持、品質提升和模式創新,加快構建多層次住房保障體系,為更多群體實現安居夢想提供堅實支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