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城市空間巧利用 運動場所「見縫插針」
2025-03-13
隨著春暖花開,中國多地城市積極利用邊角地、閒置地,打造便民運動場所,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。從高架橋下的籃球場到社區口袋公園,再到廢棄廠房改造的健身場地,這些微小卻貼心的空間改造,正成為城市生活的新亮點。在深圳,地鐵站內、工廠樓頂等空間也被巧妙利用,為市民提供更多運動選擇。
深圳黃木崗地鐵站的負一層,原本閒置的通道被改造成三塊羽毛球場和兩塊網球練習場,成為上班族的運動熱點。市民孫先生表示,地鐵站內的球場不僅節省通勤時間,還不受天氣影響,讓他每週能打上四五次球。球館利用地鐵站的中庭天窗結構,80%的日間照明依賴自然光,既環保又節省成本。目前,球場日均訂場率接近90%,深受市民歡迎。
在寸土寸金的深圳,屋頂空間也被充分利用。福田區的水質淨化廠屋頂上,建成了占地7.6萬平方米的生態體育公園,設有2個標準足球場和6個小型足球場,累計接待市民超300萬人次。光明區的地鐵列車檢修庫樓頂也改建為運動中心,提供網球和籃球場地,方便附近居民運動。市民王先生表示,自從運動場開業後,他每週都能輕鬆運動兩次。
深圳擁有約2億平方米的屋頂存量空間,未來將進一步挖掘這些資源,推動城市空間的立體化利用。通過「第六立面提升計劃」,深圳正探索更先進的城市文明路徑,為市民創造更多便利與幸福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