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助力中國糧食升級 吉林打造優質糧食新標杆

2025-03-13

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,穩定糧食播種面積,主攻單產和品質提升。作為產糧大省,吉林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,通過科技創新、品牌建設和產業升級,推動糧食生產邁向高質量發展。以下是三個生動的種糧故事,展現吉林在糧食產業上的探索與成就。

吉林省農嫂食品有限公司專注鮮食玉米生產,通過與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合作,培育出優質玉米品種「吉農糯9」,並實現規模化生產。公司副總經理劉友剛表示,統一化種植和科技化管理讓玉米口感更好、產量更高。如今,公司年產值達2.5億元,產品遠銷22個國家和地區,帶動當地農民共同致富。

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光東村的「嗎西達」品牌大米,憑藉優質品質和品牌建設,從本地銷售走向全國市場。返鄉創業青年金君通過科技手段改良水稻品種,並引入無人機施肥和物聯網監控系統,提升大米品質。如今,光東村的大米每斤售價從3元提升至6元甚至更高,村民收入大幅增加,農旅融合也為村莊帶來新活力。

鎮賚縣曾是鹽鹼地遍布的貧瘠地區,如今卻成為吉林省水稻生產第一縣。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的科技人員通過耐鹽鹼水稻品種篩選和技術攻關,讓水稻在鹽鹼地上扎根。合作社理事長任志國表示,科技幫助農民實現節本增效,水稻產量和品質大幅提升,每公頃產量提高10%以上。

吉林通過科技創新和品牌建設,推動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,讓「中國糧食,中國飯碗」成色更足。未來,吉林將繼續深化優質糧食工程,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