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縣城差異化發展激活經濟新動能 「文化+產業」模式推動特色轉型

2025-08-26

今年暑期,山西隰縣小西天景區因熱門遊戲《黑神話:悟空》而迅速走紅,不僅帶動當地文旅熱潮,更吸引大學生返鄉創業,推動文化IP與玉露香梨特色產業深度融合,成功走出一條「文化+產業」的縣域發展新路。這正是當前中國縣城依據自身資源稟賦,實現差異化發展的生動實踐。

不久前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「分類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」,旨在打破「千城一面」的發展慣性。根據功能定位,各地縣城正精準發力:大城市周邊縣城積極打造「半小時通勤圈」,專業功能縣城聚焦特色產業,農產品主產區縣城推進農業現代化,生態功能區縣城則探索綠色發展路徑。例如浙江安吉深耕「竹產業+」,推動傳統竹製品轉型升級,2024年產值突破200億元,帶動7萬人就業;江蘇昆山強化與上海軌道交通互聯,單日跨城通勤人次超過8萬,有效承接科創資源外溢。

在推進縣域發展的過程中,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的精準匹配同樣關鍵。福建泰寧堅持「生態立縣」,通過環境治理成功發展旅遊並入選世界旅遊減貧案例。各地也透過「縣管校聘」、「醫共體」等機制推動教育醫療資源均衡配置,同時創新政務服務與社區治理,提升居民的便利度和幸福感。縣城作為城鄉融合的重要紐帶,正在分類發展的策略指引下,展現出各具特色的發展活力與潛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