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南自貿港邁向全島封關 金融創新驅動產業升級

2025-10-09

隨著「十四五」規劃步入收官階段,海南自貿港建設迎來關鍵發展期。目前自貿港「4321」政策體系已初步建成,透過人流、物流、資金流與數據流的便利流通,以及貨物貿易、服務貿易與投資領域的開放突破,為全島封關運作奠定基礎。

在金融創新領域,多功能自由貿易帳戶(EF帳戶)自今年五月上線以來表現亮眼,已完成逾1700億元跨境資金結算,覆蓋全球61個國家與地區。中國銀行海南省分行表示,EF帳戶透過「一線放開、二線管理」模式,實現資金跨境自由流動,打造出與國際市場接軌的金融空間。企業普遍反映,該帳戶不僅提升跨境結算效率,更大幅降低財務成本。

產業升級方面,海口自貿港飛機維修產業基地已成為區域亮點。基地充分利用自貿港政策優勢,透過設備進口免關稅與創新監管模式,累計完成2300餘架次飛機維修業務。航空維修業的崛起,帶動旅遊業、現代服務業、高新技術與農業四大主導產業持續成長,目前佔全省GDP比重已達67%。

對外開放成效顯著,近五年海南實際使用外資年均增長14.6%,經濟外向度提升至35%。全島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效應持續發酵,內銷貨值大幅成長三倍。重點園區集約發展成效突出,以不到全省2%的土地,貢獻了全省五成稅收與九成外資利用。

據悉,海南自貿港將於12月18日正式啟動全島封關運作,此舉不僅延續改革開放精神,更向國際展現中國推進高水平開放的決心。隨著各項政策持續深化,海南正逐步成為全球投資新熱土與創新創業的理想之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