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風電產業乘風而起 邁向全球市場新藍海
2025-10-15
十月初首個交易日,中國A股風電板塊迎來開門紅,頭部風電整機廠商股價領漲,展現產業強勁動能。據國家能源局數據,今年上半年全國風電新增併網容量達5139萬千瓦,累計併網容量更突破5.73億千瓦,同比增長22.7%。同期全國風電發電量達5880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15.6%,平均利用率維持在93.2%的高水準。
從技術引進到自主創新,從國內市場到海外布局,中國風電企業正以科技為帆,航向清潔能源的廣闊藍海。在浙江溫州洞頭狀元嶴碼頭,華東深遠海風電母港項目建設如火如荼,這個集結風電全產業鏈的集群,將成為中國海上風電邁向遠洋的關鍵支點。
作為深遠海風電產業鏈的「鏈主」企業,運達能源科技集團歷經五十年發展,見證中國風電從技術突破到創新引領的完整歷程。該公司不僅推出全球陸上最大單機容量10兆瓦風電機組,更研發出全球最大深遠海漂浮式18兆瓦「海鷹」平台,持續推動中國風電從近海走向深藍。2024年,運達以12.5吉瓦新增裝機容量躍居全球前三,手握45.87吉瓦訂單,為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。
面對大兆瓦時代技術挑戰,運達組建專項團隊突破1800V電壓等級風電機組電氣系統一體化設計,實現耐高壓絕緣材料等核心部件全國產化,標誌中國企業首次在高壓技術領域掌握定義權。2024年中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達79.8吉瓦,佔全球總量68.2%,意味全球每新增三台風機,就有近兩台落地中國。
深遠海風電開發雖具潛力,卻面臨施工維運難度高、設備可靠性要求嚴苛等挑戰。明陽智慧能源集團透過技術創新,打造涵蓋浮體平台、海上升壓站及海上風電場建設的全產業鏈體系,有效降低深遠海漂浮式風電成本。目前國內已投運的五個海上漂浮式風電項目中,三個採用明陽風機設備。
隨著國內布局日趨完善,中國風電企業加速拓展國際市場。遠景科技集團近期與澳洲福德士河集團達成合作,將為西澳大利亞皮爾巴拉地區大型風電項目提供132兆瓦風機及全鏈條解決方案。目前遠景業務遍及全球多國,設立超過20個營運總部與研發中心,在全球管理著三萬多台風機,裝機容量突破80吉瓦,訂單量位居世界第一。
憑藉自研自制技術布局,遠景在齒輪箱、主軸承、葉片等核心部件實現突破,帶動全產業鏈發展。自2010年以來,中國風電年新增裝機容量連續保持全球第一,建立全球最完整供應鏈體系,風機產品已出口至40多個國家和地區,為全球風電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