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銀行業清理長期不動帳戶 監管趨向精細化
2025-10-22
近期中國多地銀行展開新一輪長期不動帳戶清理工作,與過往相比,此次行動呈現常態化與分層化特點,清理主體由大型國有銀行轉向地方中小銀行,標準體系更趨精細。
十月以來,新疆和田農商銀行、湖北遠安農商銀行、遼寧葫蘆島銀行等機構相繼發布公告,對長期未使用的個人及單位帳戶進行清理。值得注意的是,部分銀行首次將清理範圍擴展至電子帳戶與手機銀行,如新疆和田農商銀行規定,連續四年未登入且無交易記錄的手機銀行帳戶將被納入清理範圍。
清理標準呈現差異化特徵。興業銀行新規將「長期不動戶」標準調整為「餘額10元以下、365天無交易」,同時排除綁定貸款、民生類等重要帳戶。各地農商行標準不一,有的設定「餘額10元以下且一年無交易」,有的則為「餘額50元以下且兩年無使用」。
與過往直接銷戶不同,銀行處置方式轉向分級管控。部分機構採用「先限額、後解控」機制,對長期未使用帳戶下調交易限額,客戶可通過臨櫃辦理激活。這種柔性治理體現了監管要求與客戶體驗的平衡。
業內分析指出,此輪清理既有助於防範電信詐騙與洗錢風險,也能優化銀行系統資源配置。同時,專家建議儲戶定期自查帳戶,註銷閒置帳戶,並通過官方渠道辦理相關業務,避免個人帳戶被不法分子利用。
隨著《反洗錢法》新規實施,銀行帳戶管理正形成「監管—機構—用戶」三方共治格局,標誌著帳戶治理進入全生命周期動態監管新階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