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驅動閒置交易革新 助循環經濟發展
2025-11-26
電子商務平台正積極導入人工智慧,尤其在非標準化的閒置交易領域,AI技術顯著提升交易效率。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、閒魚執行長丁健指出,AI正從提升全鏈路效率與拓展服務場景兩方面改變行業生態,推動閒置資源更大規模流通。
全球約三分之二的碳排放與家庭消費相關,閒置流通成為消費端減碳的有效路徑。據統計,過去一年閒魚用戶透過閒置交易與回收,累計減碳量達1180萬噸。然而,閒置商品的非標準性與用戶的非專業性,長期制約循環經濟規模化發展。
為突破瓶頸,閒魚基於通義千問大模型打造閒置行業專用模型,提出GSID技術作為商品的「數位指紋」,能自動識別並結構化編碼商品資訊,實現精準匹配。例如搜索「水晶手鏈」時,可進一步辨識「黑銀鈦晶」等細分屬性,使小眾商品有效觸達目標客群。
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魏翔認為,AI在消費場景的應用體現「精準、深度、互動」三大特點。閒魚近期推出的「AI智搜」與「AI行情」等工具,能透過對話理解用戶意圖,提供個人化導購與商品推薦,有效降低決策成本。
丁健表示,未來目標是打造由超級智能體驅動的交易平台,讓買賣雙方擁有專屬智能體,完成搜索、發布、交流與議價全流程,實現「零門檻、零負擔」的閒置流通參與模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