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節水裝備產業迎政策利好 2030年構建完整體系

2025-11-27

中國工信部與水利部聯合發布《節水裝備高品質發展實施方案(2025—2030年)》,明確提出到2027年重點節水裝備取得突破,到2030年構建覆蓋全面、技術先進的節水裝備體系。這項政策將為水資源安全與新型工業化提供重要支撑。

過去十年間,中國工業用水總量實現「零增長」,同時支撑了年均5.7%的工業經濟增長,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逾50%。工信部已推廣五批共534項重大工業節水技術裝備,培育197家水效領跑者企業,形成工業節水政策體系的基礎架構。

《實施方案》聚焦供水、用水、回用裝備發展和數位化轉型四大重點任務,致力突破關鍵零部件、材料和工藝技術。當前中國規模以上節水裝備製造企業超過2000家,產業規模位居全球前列,在膜分離、智能水表等細分領域具有競爭優勢。

然而產業仍面臨關鍵核心部件進口依賴度超過50%、裝備智能化水平不足、標準體系不完善等挑戰。為此,《實施方案》系統部署從供水到循環利用各環節的創新任務,特別強調非常規水源利用裝備發展,包括再生水、海水、雨水等資源化利用技術。

在智能化轉型方面,方案推動人工智能、物聯網等技術與節水裝備深度融合。目前工業領域智能監測平台覆蓋率不足30%,數位化應用潛力巨大。桐昆集團等企業通過建立智能用水管理系統,實現水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。

首鋼股份遷安鋼鐵公司透過自主創新技術,使工業水重複利用率達98.9%,污水回收利用率達100%,展現節水技術的實際效益。未來相關部門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推動節水裝備標準化、系列化發展,並加強人才培養與產業鏈有機連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