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賦能 築牢大國糧倉根基

2025-10-30

在中國,糧食安全是治國理政的永恆課題。近年來,透過全鏈條科技創新,從生產、儲備到加工環節持續強化,糧食安全保障能力顯著提升,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。

田間生產方面,四川省眉山市永豐村種糧大戶巫志祥見證了農業現代化的轉變。過去零散田塊經整合為高標準農田,智能育秧棚、高速插秧機與植保無人機廣泛應用,使其承包的2000畝土地機械化率超過九成。他與高校合作試種新品種,並透過「惠三農」APP實現便捷銷售,今年已售出271噸水稻,價格高於最低收購價。

糧食儲備環節,中儲糧成都青白江倉儲公司採用智能扦檢系統,可在8至13分鐘內完成糧食品質檢測,效率較傳統方式提升近四倍。成都儲藏研究院研發的AI蟲情監測系統,能識別20多種儲糧害蟲,準確率達95%,較人工檢測提前30天預警。這些技術已於全國40個庫點落地,未來將推廣移動式設備至小型庫點。

在加工領域,中糧集團突破技術瓶頸,歷時8年研發國內首款D-阿洛酮糖產品,作為低熱量代糖獲批新食品原料。該產品填補了國內高端功能糖市場空白,推動食品產業健康轉型。

從田間到餐桌,科技創新貫穿糧食全產業鏈,不僅強化國家糧食安全,更為全球糧食治理貢獻中國方案。